北航新闻网11月5日电(通讯员 曹雅妮)10月24日,由北京亚州怡红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航空航天教材研究)联合主办的“挑战式学习国际研讨会”在学院路校区7号楼302会议室举办。本次研讨会以“跨域融合的挑战式学习——全球协作×产学融合×AI赋能”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挑战式学习(Challenge-Based Learning, CBL)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世奎教授、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韩钰副院长代表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充分肯定了挑战式学习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价值,并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上午的特邀报告环节由北航中国工程院—北航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雷庆主持,三位国际知名专家分享了挑战式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蒙特雷理工大学未来教育研究所教授Jorge Membrillo-Hernández系统介绍了TEC21教育模式,阐述了如何通过真实的社会挑战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分享了该校通过模块化内容设计、多挑战设计模式以及与企业深度合作等方式推进CBL的成功经验。香港大学Timothy Hew教授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增强学生在挑战式学习中的参与度,为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马德里理工大学/蒙特雷理工大学前副校长José Manuel Páez从全球协作视角出发,介绍了蒙特雷理工大学的全球课堂和COIL(国际在线合作学习)项目,分享了其发展历程、运营模式和显著成效,与本次研讨会"全球协作"的主题高度呼应。

随后举行的圆桌讨论环节以“跨域融合的CBL:从全球协作到AI赋能的可持续路径”为主题,由北航人文公管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吕莹主持。Jorge Membrillo-Hernández教授、Timothy Hew教授、José Manuel Páez博士、T.I.M.E.国际工程卓越大学联盟秘书长Gwenaëlle Guillerme、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副院长韩钰、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郑丽娜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与会专家围绕“CBL是否要求大学进行根本性变革”、“校企合作”以及“CBL的可持续发展”等根本性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挑战式学习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思考。

下午的咨询会议聚焦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CBL课程建设。韩钰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CBL课程体系建设情况,郑丽娜分享了关于CBL实施成效与关键挑战的研究成果,三位学生代表从第一视角分享了参与挑战式学习的真实体验,为专家们提供了一线反馈。随后,与会专家围绕挑战的来源与设计、课程体系与能力图谱的匹配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设计与质量保障等关键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咨询与讨论,针对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在CBL实践中面临的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型的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支持。通过上午的战略性探讨和下午的实践性咨询,研讨会为北航乃至我国高等教育在挑战式学习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和实践路径。
(审核:蔡劲松)
编辑:贾爱平